- 完结新中国三线建设密档完结至第1490集
- 上世纪60年代,由于中苏交恶,美国和台湾当局也在中国东南沿海展开战略攻势,年轻的共和国处于十分危险的敌对势力包围之中。而当时中国70%的工业又分布于东北和沿海地区,从军事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工业布局显得非常脆弱,东北的重工业完全处于苏联的轰炸机和中短程导弹的射程之内;而在沿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工业区则完全暴露在美国航空母舰的攻击范围中。一旦战争开始,中国的工业将很快陷入瘫痪。 假如我们遭到强敌的夹击,东北、华东工业区相继失守、大片国土沦丧,我们必须要在高山大川,保存全套独立完整、门类齐全、互相协调、实用实战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体系,保证我们的工业化进程不至于被彻底打断,然后伺机反击。 三线建设,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这个词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因为保密,是不见于报端的。即使当时的人们说起,也十分神秘。今天的年轻人,更是少有所闻。 现在,这些尘封已久、逐渐被人遗忘的绝密档案,都已经解密,这些惊心动魄的故事也已经大白于天下。本书将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语言为你再现那个火红的年代、峥嵘的岁月,共和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为了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而不懈努力的丰功伟绩。
- 完结新中国剿匪秘史完结至第1409集
- 新中国成立之初,湖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土匪活动猖獗,他们残害人民群众和地方干部,破坏交通,给生产恢复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剿匪工作迫在眉睫。1950年2月,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区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在给中央汇报西南情况和今后的工作方针时指出:不剿灭土匪,一切均无从着手。从1950年到1953年,人民解放军先后抽调39个军140多个师150万人的兵力,共歼灭匪特武装240多万人,结束了中国“匪患久远、为害甚烈”的历史。这场艰苦卓绝的剿匪斗争,不仅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也创造了中国剿匪史上的一个奇迹。通过本作品您会收听到:军民联手擒拿匪首三擒乐安县家族土匪揭秘贵州地区剿匪真相收网“捕鱼”战术四川地区剿灭土匪纪实剿匪英雄——肖国宝重庆地区清剿残匪实录平息石柱土匪叛乱
- 完结大清神秘往事完结至第523集
- 填补历史空白,发现历史真相,揭开大清神秘面纱,让种种谜团浮出水面!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有着说不尽的故事:爱新觉罗家族有着古老而又神秘的传说,本书从努尔哈赤起兵讲起,至宣统退位而终,以清朝十二帝为主,连带讲述名臣重臣、后宫嫔妃,以宫廷秘史为主,连带讲述其所涉及的一系列奇闻秘事,是一部内容丰富、妙趣横生的有声书。书中搜集了大清王朝整部历史所流传、记载的、引发轰动的、众说不一的、争论不止的甚至始终难有定论的,让后人百思不解,但又特别抓人好奇心和敏感神经的三百多个历史谜团,涉及宫廷内幕、官场奇闻、文人轶事、神秘宝藏、历史奇案等诸多内容,并在参照大量的文献资料、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解析和破译这些谜题,力争给听众提供丰富、全面的信息。
- 完结民国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系列:五代十国风云录完结至第300集
- 《五代史演义》起于朱全忠建立后梁,终于赵匡胤代周建立宋朝。这个时代局势纷乱,军阀轻易称帝。朱全忠建立了后梁政权,却被另一个藩镇军阀李存勖击败,后者成立了后唐政权。儿皇帝石敬瑭依靠契丹建立后晋政权,而政权却亡于契丹。后汉的刘知远逐走契丹,却也被坐大了的郭威取而代之。后周也同样的下场,赵匡胤成为时代的终结者。蔡东藩(1877~1945年),名郕,字椿寿,号东藩(有时写成东帆),浙江省山阴县临浦(今属浙江萧山)人。民国著名历史小说家。从1915年开始创作《清史通俗演义》,至1926年《后汉通俗演义》出版,耗十年之功,写成了中国完整的历史小说《历朝通俗演义》。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 完结蒙古帝国完结至第198集
- 《蒙古帝国(套装全4册)》包括:《蒙古帝国1:狼性征服》《蒙古帝国2:狂飙西进》《蒙古帝国3:煌煌盛世》《蒙古帝国4:帝国余晖》4册。全书100万字,音频700余集,音频时长60小时,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从蒙古草原到元朝,这是一部长篇历史巨作,这更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血泪史。本书开篇描写了蒙古帝国的创始人——成吉思汗传奇的一生,追述了成吉思汗跃马草原,征战杀伐,睥睨天下的风云事迹。小说不仅描述了成吉思汗逆境求生,以3万兵马起家,在20年间统一蒙古草原,横扫欧亚大陆,征服名族多达720部的辉煌战绩之外,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塑造了以成吉思汗为中心,环绕着木华黎、博尔术、哲别等著名战将的草原英雄群像,深入披露了成吉思汗那鲜为人知的爱恨情仇,而故事的起源是源于一个女人,铁木真深爱的女人,她是草原的月亮……
- 完结中国简史:从三皇五帝到清朝灭亡完结至第502集
- 如何知道中国四千年的历史呢?钱穆提出了三种方法。一是由上而下,从古到今,按照时代先后来作通体的研究。学习需要有一个起点,由此达彼,学习历史亦然。“例如这讲台上有茶杯,我知道它是茶杯,同时即知道旁的东西非茶杯。我虽未知此许多东西是何物,但起码已知道了它决不是一茶杯。”如果读了《左传》,明白了春秋时代是怎么回事,再读战国史时,就能明白战国与春秋的不同。一般学历史者,都是从古到今,从先而后地顺次读下来,但“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几乎所有的历史典籍都可以作为历史材料来读,这样的学习方法需要花大功夫。另一种研究历史的途径,就是自下溯上,自今到古,由现代逆追到古代去。这也就是从现在生活的任何一方面开始,无论是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学术思想的,循序上推,寻根究底研究,例如我们今天的国家地理疆域,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历代往上查找,最后可以找到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以及历史上周围各区域的归属问题。还有一种比较灵活的研究历史的途径,就是依照自己的兴趣,以作为研究历史的肇端。例如听人谈到宋史,说起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反对新法,忽然引起兴趣,便不妨从此一处起,来学习宋史。从这里能有所体悟,欲罢不能,便延伸到其他处去,慢慢了解到整个宋代的历史。最后愈推愈远。比如受了某一师友的影响,或偶然读到一本新书,而得了某一项启示,因而引起了研究历史的兴趣和动机,也尽从此入手。汉武帝、曹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但我们不能只知道一个是红面,一个是黑面,要能从容不迫,沉潜深入,渐渐能穷源竟委,鞭辟入里。从兴趣入手,由点及面的研究并不是最理想的历史研究方法,这样学习,会使你走到许多狭窄肤浅短视的路上去。因此,即使我们要根据当前问题来推究,也得首先将此问题暂放一边,平心静气,仍从历史本身的通体来作研究,如此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到原有的问题。我们应该明白,从研究历史用心,可以解决问题。若仅从解决某些问题上用心,却不一定能了解历史。这等于说,明体可以达用,而求用心切,却不一定能明体。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研究历史,仍不如从头到尾作通体的研究。首先便是通史,略知通史大体,再深入分着时期去研究一部断代史。对一部断代史有研究,再回头来接着重治通史,又继而再另研究断代。如此循环不息地研究下去,才是可远可大,明白历史上的时代之变,才能贯通上下古今,而获得历史的大全。本专辑囊括了从三皇五帝到清朝灭亡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通史。希望您在收听的同时能有所增益,以史为鉴,活出精彩的人生。